说起和田玉,最常见的分类就是山料与籽料。但因其产地众多,所处的自然环境各异,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形态。一、山料山料可以说是和田玉真正意义上的原生矿,一般都是以矿脉形式存在于山体之中,是所有和田玉的初始形态。代表玉种:且末山糖料、于田白玉、俄罗斯山料、塔县黑青玉。山料的特点:因为没有经历过地质变动的侵蚀,也缺少被流水冲刷的过程,山料显得非常干净、纯粹。虽
说起和田玉,最常见的分类就是山料与籽料。但因其产地众多,所处的自然环境各异,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形态。
一、山料
山料可以说是和田玉真正意义上的原生矿,一般都是以矿脉形式存在于山体之中,是所有和田玉的初始形态。
代表玉种:且末山糖料、于田白玉、俄罗斯山料、塔县黑青玉。
山料的特点:
因为没有经历过地质变动的侵蚀,也缺少被流水冲刷的过程,山料显得非常干净、纯粹。
虽然体量巨大,但山料的玉质却较为生涩,油性、密度、细度整体表现一般。
二、山流水料
山流水料是原生矿因地质构造运动,落入河道之中。但又因为流水冲刷的时间有限,没能完全转化为籽料,形成的一种半山半水的中间形态。
代表玉种:黑山黄口山流水料,俄山流水料。
山流水料的特点:
山流水料的形状不够圆润,但边缘的棱角也不算分明。虽然有籽料的特征,但又不是特别完整。
玉质虽然普遍比山料要好,但还达不到籽料的程度,差的其实就是那点功夫和时间。
三、籽料
籽料作为和田玉的最终形态,是原生矿在河道中经过漫长时间的冲刷,疏松的部分逐渐剥离,最终留下了细密紧实的精华所在。
代表玉种:玉龙喀什河籽料。
籽料的特点:
籽料的外形圆润饱满,玉质油润细腻。表面有流水冲刷形成的细腻毛孔,有时还会因为致色离子的侵染,产生皮色或者沁色。
至于玉质就更不必多说,如果不考虑数量与价格,籽料真可以算是和田玉最理想的完美代表了。
四、戈壁料
由于地质构造的改变,和田玉原生矿剥离山体,被风沙搬运到的戈壁滩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化侵蚀,最终形成了戈壁料的地表矿形态。
代表玉种:罗布泊戈壁料,若羌黄口戈壁料。
戈壁料的特点:
由于风沙颗粒的击打面积远比流水冲击要大,所以戈壁料的表面也相对粗糙,而且也比较容易发生层状断裂。
戈壁料在玉质的表现上,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有的粗糙生涩,有的却细腻异常,是一种很有个性的料子。
五、旱籽
严格来讲旱籽应该是戈壁料中的一种,是戈壁料中真正的老熟料。
当戈壁料所处的环境侵蚀性较强,同时风化剥蚀的时间也足够漫长,就会形成这种类似籽料的形态。
代表玉种:南疆旱籽。
旱籽的特点:
相比戈壁料,旱籽更加圆润,玉质更加细密。相比籽料,旱籽毛孔相对粗大,整体较为粗糙。
南疆地区的恶劣环境,造就了戈壁旱籽神秘奇特的外部形态,也成就了这个戈壁中的玉石传奇。
六、水返沙
水返沙料的出现,是由于和田玉原生矿入水之后,河道发生转向,或者河床干涸,使尚未成型的籽料暴露在风沙侵蚀中的一种极其特殊的情况。
代表玉种:策勒水返沙,墨玉河水返沙。
水返沙料的特点:
水返沙大多数都是一面像籽料,一面像戈壁料。就像是没有翻面的煎鸡蛋,形态对比十分强烈。
而且由于曾经入水,内部有时会有水草纹出现。但又因为曾经入沙,绺裂处经常会有比较明显的脏黑沁入,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之神奇。
如果用公式来说明这六大形态,那应该是这样:
山料+水流=山流水
山料+水流+时间=山流水+时间=籽料
山料+风沙=戈壁料
山料+风沙+时间=戈壁料+时间=旱籽
山料+水流-水流+风沙=水返沙
虽然对旱籽与水返沙的产生原理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些玉石的天赋之美。
您心中最美的和田玉形态又是哪一个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yahuya.cn/1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