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水晶弥勒佛的大笑

感受水晶弥勒佛的大笑感受水晶弥勒佛的大笑我觉得自己做不了和尚,我或许能够开悟出几条禅语,但一进入江湖,与人相处难免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我却很喜欢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最大的弱点是“贪、嗔、痴”,这三个字几乎囊括了人性中的全部弱点。福州鼓山涌泉寺:手中只一金元,你也来,他

感受水晶弥勒佛的大笑
感受水晶弥勒佛的大笑

我觉得自己做不了和尚,我或许能够开悟出几条禅语,但一进入江湖,与人相处难免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但我却很喜欢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最大的弱点是“贪、嗔、痴”,这三个字几乎囊括了人性中的全部弱点。

福州鼓山涌泉寺:

手中只一金元,你也来,他也来,不知给谁是好
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所有的关于弥勒佛的对联,都是一些高人所写,都是针对世俗心态进行善意讽刺和启蒙的。

实际上弥勒佛并无经文传世,但民间关于弥勒佛的故事却有许多。我们总是祈求菩萨保佑我们,但我们却很少想过,一个人一个念头的转变、一种心态的变化,恰恰就是一次心智的灯光闪烁,恰恰正是这种心理和思想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山东济南千佛寺: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我觉得交往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心态。一种不被信任的商业交往,常常让自己真诚的心受到严重的抨击。这时候似乎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下次避开这种类型的“刁民”;一种是下次提高价格门槛,把这类人吓退。

人总是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心灵的对话和反思。当自己在鸟语花香的境况里,能够暂时做到“放得下”,暂时做到“舍得”,这就是自我对话的第一步,也是容易可观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人能够战胜自己,确实非常非常困难。一个情绪激动,对别人冒犯自己或者贪了自己的便宜而又反咬一口的情况下,能够想想:也许对方这样做,或许有别的原因?

能这样想,你的定力非常惊人。

禅宗南派发祥地的南华寺天王殿: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擅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迎李,总见它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我总觉得,许多佛教徒的劝解人心或对世俗的理解,似乎有点让别人做傻瓜的味道,似乎做出那种越傻、脑子进水的事情,似乎就意味着开悟、理解了禅意似的。

这是我从去年11月饲养的一批小黄蛉,过了一个冬天,到今天已经快5月份了,唯独还剩下这只黄蛉还存活着,还在天天“叮铃铃”地唱歌。

或许,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启事:愁苦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

峨嵋山灵岩寺: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有时候对着弥勒佛注视一分钟,或许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从来成佛靠苦修,悠闲地指点江山、成功后的经典感悟,一般都是马后炮,多多少少都有美化自己的修饰成分,真正的“干货”并不多。

成都宝光寺: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一个人在不顺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布好局,安静地等待事情的进展,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许这就是所有成功者的玄机?

四川乐山凌云寺: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会有高有低
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布局就意味着你已经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非常多,你自己要达到一定的道行还需要时间,这时间或许是一年、二年,或许需要十年,所谓十年磨一剑,磨练的就是自己的耐心。怕就怕什么都不做,干等机会的到来,毕竟老天不会下肉包子啊。

成都文殊院大王殿:
大肚包罗,现前住位兜率主
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
我不太相信那些成为巨富者的“经典语录”,因为,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无论未来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那种焦虑、压力、烦躁和期盼的味道都是一样的,无非是有些人挺过来了,有些没有挺过来。

这就是历史总是由成功者书写的真实原因。

台湾台南开元寺里有关弥勒佛的对联是: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不过,我总觉得人可以从不同宗教的理论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财富,但不必迷信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任何人如果只迷信形式,而不是从其道义中真切感受其思想的光芒,他就不可能真正成佛。

雪窦山·资圣禅寺

淌下来看上去,垂流趣在仰观,高瀑似含禅意。

装进去倒出来,废物并非无用,布袋也有佛心。

自己曾经在最落魄的时候,非常想出家当和尚,那是为了躲避烦恼,躲避俗世的风刀霜剑,而不是立志布道传教,不仅不能普度自己,更莫谈普度众生,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佛性。

有朋友问我:晚上做梦的时候,梦见了弥勒佛朝我笑笑,这梦怎么解释?

记得我在苏州灵岩山和一位法师交谈的时候,法师告诉我,他在出家前在东北曾是做生意的,而且生意还很红火。一天晚上梦见弥勒佛朝他笑了一笑,第二天醒来,方觉是南柯一梦。他由此认为,自己前世可能还有一段未了的佛缘,为此,毅然出家当了和尚。

大隐隐于市。悟道、解禅、顿悟,未必都去当和尚或者尼姑,何况现在的和尚一个个养得脑满肠肥、细皮嫩肉,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吃苦,更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磨练,感悟一些低层次的“黑板报”级别的小道理还有可能,感悟世界级、大师级的超越哲学的感悟,简直是不可想象。

所以,放尊弥勒佛在家里,经常看看弥勒佛开心的大笑,也是很养眼的,经常念念阿弥陀佛,也许“日久生情”,或许有那一天你能和弥勒佛进行心灵的对话,那就比开光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yahuya.cn/1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