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善财童子”的微笑翡翠“善财童子”的微笑犹太人有句谚语:“满腹经纶的书呆子,就像背着很多书的驴子。”这说明,知识本身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当翡翠已经非常普及的时候,那是因为全国200多万人在卖翡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翡翠就是“碧绿碧绿&r
翡翠“善财童子”的微笑
翡翠“善财童子”的微笑
犹太人有句谚语:“满腹经纶的书呆子,就像背着很多书的驴子。”这说明,知识本身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当翡翠已经非常普及的时候,那是因为全国200多万人在卖翡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翡翠就是“碧绿碧绿”的,当他们逐渐看懂“翡翠味道”的时候,这才明白“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的真正奥妙。绝大多数消费者未必会轻易上当买假货,他们主要的学费花在“购买过程”。
消费者是这样,商家行家也是这样。提升翡翠的鉴赏认知程度,都是买单买出来的。
玩翡翠主要有四个阶段:初级阶段玩色;中级阶段玩种;高级阶段玩种色;最高层次玩的是“工”。
其实,任何外行都看得懂什么叫好翡翠,孬翡翠。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选择翡翠不能不是“口袋决定脑袋”,尽管专家学者一再告诫,买翡翠要到正规的珠宝商场去买,但几乎每一个消费者一旦决定购买翡翠的时候,都会跑广东、奔云南、逛地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
翡翠在历史上的市场表现,所谓“一刀穷、一刀富”,要么叫价可以高到“九天揽月”,要么杀价可以低到“五洋捉鳖”,加上即使是商店那些商家,对翡翠材质的细微辨别和等级分类,假货、B货毕竟很少,唯独“冲头货”遍布街头,翡翠最大的难点在于“冲头货”之间的价格。
任何专家学者,都不可能明确告诉你一块翡翠的确切价格。因为中高档翡翠的正规来源都是“公盘拍卖”,这就逼得那些专家不得不告诉你,翡翠无“底价”,喜欢就是价。
翡翠不论价格高低,凡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玩意,无非是价格问题,但和实际价值关联度不太大;市场上极少遇到的雕工精湛、创意独特的翡翠,其潜在的价格和价值的可塑性就非常大。
翡翠生意做得出色的,未必真懂翡翠;真懂翡翠的生意未必做得出色。适应大众化心理认识过程的,叫做“顺势而为”,比如拿一大堆烂石头来满足消费者“小赌怡情”,就能发财;哪一些大路货、统货让消费者进入“色、种”陷阱的,他们卖的确实是真货,但更适应了普通消费者既能买得起、又能讨价还价的心理路程,因为绝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似乎不完全是购买翡翠,而是满足一种“购买过程”。
在珠宝领域,唯独翡翠,没有专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yahuya.cn/1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