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石头”疯劲渐敛城隍珠宝第十二届“两岸三地”珠宝玉器精品展日前开幕,面对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玉器精品,玉器爱好者和投资者的表现却不似以往那样冲动,其缘由就是:自2011年涨势达到最高点之后,玉石市
“疯狂石头”疯劲渐敛
城隍珠宝第十二届 “两岸三地”珠宝玉器精品展日前开幕,面对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玉器精品,玉器爱好者和投资者的表现却不似以往那样冲动,其缘由就是:自 2011 年涨势达到最高点之后,玉石市场进入了震荡走势,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不仅玉石销售量平均下滑了三成以上,价格也下跌了 15%~20%。有“疯狂的石头”之称的玉石市场似乎疯劲有收敛迹象。
玉石市场普涨
“两岸三地”珠宝玉器精品展由中国宝玉石首饰行业玉石分会主办,上海城隍珠宝承办,台湾中华宝石协会、香港珠宝玉石厂商会等协办。玉器爱好者从展品上见识到了精品玉石价格是如何飙升的:一套名为 “天作之合”的翡翠手镯和挂件出自同一块原料,润泽无瑕,种色双全, 2006 年城隍珠宝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 270 万元拍得,如今市场价约 1 亿元, 7 年涨幅大约为 37 倍。城隍珠宝于 2006 年购入的另一套名为 “富贵满堂”的翡翠饰品由 5 件单品组成,其中手镯直径为 7.5 厘米,戒指、耳坠和胸针上的翡翠圆珠平均直径为 12.7 毫米,翡翠项链则是由 33 粒平均直径为 13.5 毫米的翡翠圆珠组成的。翡翠圆珠大小十分相近,且品质上佳,种色齐全,非常罕见,当年买入价为 1800 万元,而目前的市场价在 8000 万元, 7 年间的涨幅为 4.5 倍。
据专家介绍,玉石市场在 2006 年开始进入高峰。除了传统的新疆和田玉、缅甸 “硬玉”,也就是俗称的翡翠以外,一些并不属于传统玉石产地的玉种,像河南的南阳玉、辽宁的岫岩玉、青海的昆仑玉等,也纷纷受到市场追捧。2006 年到 2011 年玉石价格更是疯涨,近 10 年来,大部分的统货料涨了 10 倍左右。城隍珠宝的专家认为,近十年的玉石价格合理涨幅应该在 10 倍-20 倍,如果玉器爱好者和投资者购买的玉器价格达到这个涨幅,那就算是成功的投资。玉石普涨,首先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玉乃不可再生资源,以翡翠为例,全世界 98%的翡翠产自缅甸,集中在缅甸北部 3000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随着大量开采,目前多数矿坑都已经挖空,翡翠价格自然物以稀为贵。再比如像青海料中的上等料,当时刚开采出来时市场上货源充沛,随着市场的认可,价格急速上升。这几年资源枯竭,价格直线上涨了上百倍。由于资源枯竭引起涨价的还有漂蓝花玻璃种翡翠手镯,从最初每只几百元,到目前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玉石普涨,还与我国悠久的玉文化有关。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崇尚玉的国家,玉与青铜器一样为国家重器,是国宝。千百年来有关 “玉”的成语比比皆是,如:君子比德于玉——形容文人雅士洁身自好的追求;冰清玉洁——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抛砖引玉——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人们把玉的种种美妙特性人格化后而引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因此自古就有“君子必佩玉”之风。玉在国人的心目中,还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祈福驱邪、幸福长寿,并带来福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一颗完美的玉石,除了现世拥有之外,更可以永久流传,这使得玉石成为珍贵的收藏品。改革开放 30 多年,国民收入大幅增长。据 《2010 胡润财富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千万富豪已达 87.5 万人,亿万富翁 5.5 万人。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仅没有影响高端翡翠玉石的消费,相反促成了以投资和收藏为目的的高端翡翠玉石消费热潮,翡翠已然成为国内富豪阶层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同时,玉器的消费形态由此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新欢恋人选择具有传统文化的玉石作为定情信物。
玉石普涨,与游资炒作有关。世界性的持续通胀,导致一定规模的游资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玉石珠宝价格疯涨背后的一股推动力。加上近几年人民币兑美元保持升值态势,加剧了境外资本的输入,其中的一部分资金也流向了玉石市场,一时间就推动了原材料的价格猛涨。
玉石普涨,与加工成本上升也有关联。 2011 年国家提高了进口玉关税,玉石行业的加工工艺、人工费用等加工成本均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玉石涨价。
市场渐趋理性
玉石统货料 10 年涨 10 倍,精品玉石价格更是上涨数十倍,涨得房价、金价没脾气,但从 2011 年下半年起,玉石泡沫论就不绝于耳,玉石价格出现虚高成分,例如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时,奥运奖牌上镶上了代表中国文化的玉石,其中白玉、青白玉、青玉分别作为奥运会金、银、铜牌用玉材料,这是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时间玉石成为收藏界的焦点。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了向全球展示中国皇家文化的精髓,经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特许授权,以故宫乾隆帝玺后玺为原型、用 4 公斤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的文物级特许藏品: 《故宫国宝——中华帝后双玺》在中国馆面向全球隆重问世,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发行深藏故宫、从未示人的帝玺后玺。但事实上,大型活动或新闻媒体报道而炒作出的玉石价格,并没有真正反映出玉石市场的实际需求与现况,时过境迁后就无法保持强劲,这警醒理性投资者出手谨慎。自去年以来,玉石市场出现冷静的迹象,表现为量价齐缩。
玉石市场的冷静迹象其实是市场规律的反映。华人是玉器珠宝的最大消费群体,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分别是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玉器珠宝市场的高峰,但由于经济原因和 B 货侵入,玉器市场渐渐萎缩,购买者看不到投资收藏的价值,玉石价格于是由高峰期回落。经过多年的成长,目前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玉器市场已经趋于平稳成熟的阶段。自 2000 年后,由于内地居民消费能力的大幅上升,中国珠宝业就像汽车产业一样迎来爆炸性增长机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但高度成长之后就会面临衰退的低谷,因此专家判断,目前玉石市场呈现出的量价齐缩现象,显示玉器珠宝市场正渐渐向一个正常阶段回落,并会平稳地向成熟阶段发展。
在市场走向理性阶段时,玉器的设计创意在选料巧色、表现形式、构思造型、工艺制作等方面更注重文化民俗与时尚创意相结合。如 “两岸三地”精品展上一款名为 “望”的软玉摆件,重达 419.6 克,材质为新疆和田籽玉,作品人物造型丰润饱满,虽然比例较为夸张,但是结构非常准确,生动形象,尤其是飞扬的发丝、轻捻的手指等细部刻画,配合玉石原有的皮色,巧妙地加以融合,令人不禁为之叫好。另一款 “沉香竹笋”采用稀有的印尼沉水老料,依其形似竹笋,巧雕笋皮,顶端刻笋芽,下部雕竹根形态,纹丝细密,生动逼真;作品似雨后春笋,生机无限;傍一老竹根,颇具吐故纳新、新陈代谢之哲理。据介绍,部分精品将于 5 月 26 日进行现场拍卖。
为提升广大爱玉人士的文化体验,展示中国八千年玉文化,城隍珠宝近日还在上海老城隍庙丽水路总部开设了 “翠玉皇玉石文化馆”,并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 “同济大学珠宝研究实习基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yahuya.cn/15047.html